不知何時,在生活中,有這樣一種說法,腿部越細的人,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越高; 相反,腿部越粗的人,壽命也就越長......
對於愛美的女性而言,相比於臃腫的身材,更希望自己擁有一雙“筷子腿”,又長又細看起來就讓人羨慕不已,可如果在壽命方面這是個短板,那就算了。根據相關的傳言,還有類似的說法,如曾在法國醫學研究院中發現,越是小腿粗的老人,要比小腿細的老人,所出現動脈斑塊的危險越低。
但由於考慮到老人的因素較多,包括自身基礎性疾病、年齡、體質、醫療、體檢、心情、生活、樣本等多個方面,關於相關的研究都沒有最終證實。也就是說,即便有這樣的理論,沒有更多的證據支撐,也是無稽之談。 況且腿部肌肉越多,說明該群體經常運動,要比不運動的人全因死亡風險更低。而肌肉量低的人群,才表現出腿部力量不足,並伴隨著不同程度的肌肉無力、走路不穩、東倒西歪、骨質疏鬆等危險。 如在老年群體中比較常見的肌肉減少症,主要說的是骨骼肌衰老。有數據顯示,人從40歲之後開始,骨質會慢慢變得稀疏,骨骼肌也隨之衰老,無論在數量還是品質上,平均每年都可減少大約7%~8%左右,尤其在70歲以上的人群,相應的鈣流失速度也會越來越高。所以,如果你腿部細,從年輕時就沒有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,當體內儲存的肌肉不足,人老了之後,不僅肌肉組織少於正常狀態,且衰老速度還會更快。
綜上所述,腿部的粗細並不是判斷一個人壽命的標準。 更何況,如果只是因為一種因素,也包括遺傳、生活習慣、飲食方式、運動習慣等等,所有綜合因素之下,才是最終壽命的體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