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,難免遇到點小意外。 不過意外不可怕,錯誤的處理辦法才可怕!
被熱水燙了,拿起牙膏就抹; 魚刺卡喉嚨,吞飯、喝醋; 流鼻血了,用涼水拍後腦勺...... 別再被這些錯誤的急救辦法誤導了!
火燒傷、熱水燙傷,在醫學中都叫「燒傷」。。 就是因為各種熱力(火焰、熱液、熱蒸汽、電擊等)或化學性(酸、鹼)造成的皮膚、軟組織或深層組織的損害。(1)不要直接冰敷,長時間可能凍傷皮膚,二次傷害。
(2)不要直接剝脫粘在患處的衣物,容易對皮膚造成二次傷害,可用剪刀剪開衣物。(3)不要用牙膏、清涼油、白糖等塗抹傷口,沒有降溫效果。(4)不要自行挑破水泡,需要醫務人員在無菌環境下處理,避免感染。(5)沒有處理好的傷口一般不要包紮、覆蓋,盡量讓傷口保持乾燥狀態。(1)立即離開危險環境(如火災現場),去除致傷因素。 比如滾燙的粥淋到了手上,要第一時間沖洗乾淨。(2)對患處進行緊急降溫,用自來水持續沖洗或冰水混合物浸泡30分鐘以上。“割傷”在醫學上稱之為皮膚軟組織切割傷,出血主要來源於動脈出血、靜脈出血、毛細血管出血。(1)如果皮膚輕微割傷,血慢慢滲出來,顏色呈暗紅色。 一般是毛細血管/淺表靜脈出血,可以通過局部壓迫5~10分鐘,或使用創可貼,就可以有效止血。
(3)包紮時,首先要用乾淨的紗布或手帕、毛巾等壓住傷口,再用繃帶或長條狀的布類物施加一定的壓力,環形或螺旋形包裹住傷口。(4)如果是被不乾淨的物體割傷,尤其是被地面污染過的物體(如竹籤、玻璃片、鐵釘等)。 並且近十年內或從來沒有打過破傷風免疫疫苗,除了止血處理外,還需要考慮打破傷風免疫球蛋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