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肉是餐桌中的重要角色,有人甚至頓頓不能少。

不過,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,越來越多人關注健康問題,吃肉也成為了一件十分糾結的事情,尤其是對於老年人而言——有人覺得千金難買老來瘦,三高、心血管疾病又都和肥胖有關,所以應該少吃肉; 而也有人認為不吃肉太瘦不好,體質差、易生病......

那麼,上了年紀,究竟該少吃肉還是多吃肉呢?

1

11國研究:吃肉多的老人

反而更加長壽

在心臟衰竭和世界急性心力衰竭大會上,一項橫跨11個國家的聯合調查研究指出:攝入較高的蛋白質,主要來源是肉和雞蛋,相對於吃素比較多的老年人來說,患癌風險更低,可以活得更加長壽。

實驗發現:蛋白質攝入量達到每天40克以上的老年人,死亡率僅為18%,而攝入低於40克的老年人,卻有31%的死亡率!

1

老人為什麼要增加肉類攝入?

預防營養不良

老年人的進食量減少、消化吸收能力下降,導致能量、營養的攝入吸收減少,易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。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,中國65歲以上的老人中,超過50%的人營養不良,而廣大農村地區的情況更加嚴峻。

肉類中富含蛋白質、脂質、維生素B12、脂溶性維生素鐵、鈣、鋅、鎂等人體必需營養素的重要來源,特別是畜禽肉是血紅素鐵的重要來源,而這些營養素,又正是老年人容易缺乏的。

避免骨質疏鬆、肌少症

人體肌量減少從40歲左右就已開始,50歲后每年肌量減少1%~2%,60歲后肌肉丟失約30%,80歲以上肌量減少可達50%左右。 而肌肉量的減少,會增加骨質疏鬆、骨關節炎等的發生,同時增加跌倒、骨折、殘疾甚至死亡的發生率。

肌肉的生成需要蛋白質,假如一個人肉吃少了、蛋白質缺乏,肌肉就“沒飯吃”了; 再加上,老年人本來吸收營養和合成肌肉的能力就比較差,這又進一步增加了肌肉量減少的幾率。

延緩大腦衰老

人老了以後抗氧化物濃度減少,而吃肉類可以説明提高抗氧化物濃度,也可以恢復腦組織中的乙醯膽鹼酯酶活性,從而減少腦細胞受損,避免記憶力下降等問題。

多吃肉≠高熱量飲食

研究人員強調,老人在適量增加肉類的同時,一定要減少精製米麵、薯類等碳水的攝入,將總熱量控制在正常範圍內。 否則,三高、肥胖、心血管問題也可能會找上門。

另外,阿拉巴馬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,低碳飲食,適當減少米麵糖的攝入,多吃肉蛋魚,可顯著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情況,在保持瘦體重的前提下減肥,並且減去內臟脂肪,還能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,減少罹患多種疾病的風險。

正確吃肉,掌握這4點

少吃紅肉,常吃白肉

春藥 催情 迷姦藥 春藥商會 春藥效果 春藥成分 春藥用法 日本淑女剋星精華素 女偉哥 失憶水 FM2 日本性奮劑

紅肉主要包括豬、羊、牛、驢等家畜的肉,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酸,過量食用會增加高血脂、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 據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議,每日紅肉攝入量最好控制在50g以內。

白肉包括雞、鴨、魚等,相對而言,脂肪含量少、蛋白質含量更高,且含有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與人體所需的氨基酸更接近,更利於消化吸收。 尤其是魚肉,富含不飽和脂肪酸,有助於控制血脂,對保護心腦血管更有説明。

提示:紅肉、白肉都要吃,因為紅肉中的鐵元素是白肉比不了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7999443 的頭像
    7999443

    7999443的部落格

    79994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