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言道,「胃三分靠治,七分靠養」。。
現在的天氣逐漸變涼,胃更易受刺激,再加上食補補過頭,還可能會引發胃腸疾病或使胃病加重。因此,想要胃好,除了給它「放放假」外,平時最好常按揉這幾個「養胃穴」——中脘穴:保健應急都管用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RRJRYwsENVUoLAtaDTRWA60rP5_noS6DQ1o9EEcwrYb7JgN_781I9ZFq5jsyOPhu_f60K6T9qYbGmKQD3qQEQUO7ELjpGS3zqGE_F4W09mkkVLJalM2FWyd9te_Lgk-BuGTL33JYrHlzTMlXthNqqU-dLT4hocs1xwSRcPORzXrqShYctqEFdyZZI/w640-h384/l.png&width=640&height=384)
中醫認為,中脘穴是胃經的募穴(即經絡中氣血最充足的地方),被認為“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”,也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、神經衰弱的重要穴位。
對於胃痛、噁心、胃脹,刺激中脘穴可護胃、止胃痛; 平時適當按揉,還能養胃、改善食慾不振。取穴:位於上腹部,前正中線上,臍上4寸處(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中點處)。
方法:可直接用拇指按壓中脘穴三分鐘,或用刮痧板(牛角梳背面、瓷調羹等)刮拭中脘穴。
-
-
-
日常保健可以配合關元穴(肚臍下3寸)按壓,每次持續3~5分鐘,每日3次。
臍部為神闕穴所在,是人體保健要穴,有溫陽補腎、收降濁氣、防治疾病之功效,常用於腹痛、虛寒性腹瀉、便秘等證,同時對胃腸道功能調節有顯著效果。
圖源:家醫自製
此外,用艾條對神闕穴進行施灸,可防治因體質虛弱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。
79994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