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經》中講:「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 ”
不用自己的標準去評論他人的生活,不費盡心思插手別人的人生。管好自己的言行舉止,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,才能遠離是非煩擾,與人相處和睦,獲得舒心自在。深以為然。
世間百態,風雨變化,別人的幸福,你未必懂得; 他人的苦衷,你未必全知。你所謂的大道理,別人並非不懂,只是環境不同,經歷不同,立場不同,觀念不同。若是以自己的認知去指點別人的生活,以自己的經驗去衡量別人的對錯,很可能會將對方引入歧途。幾年後,憑藉著家族的力量與自己聰明的頭腦,將生意做的風生水起。他的弟弟是一位教書先生,雖然賺錢不多,但日子過的很是清閒。每次與弟弟相逢,都會恨鐵不成鋼的教育一番,在張康幾次三番的要求下,弟弟離開書院去城裡闖蕩。可令人驚訝的是,弟弟在城裡不僅沒有賺到錢,還因心裡壓力過大,日漸消瘦,患上了重疾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,生命的旅途也不只有一條車道。你可以替別人指出很多建議,卻無法為他人的失敗買單。
那些習慣為別人規劃未來、指點江山的行為,其實不是好心,而是一種殘忍。收起指點別人的手,少一點以己度人,多一點換位思考,少一點強制要求,多一點彼此理解。
79994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