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根說:「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,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,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。 ”
的確如此。 讀書不僅可以博學強識,更能參透人生使自己內心變得堅強。
真正的強者,善於思考不從眾,打破思維會變通,嚴於律己能自控。
叔本華說過這樣一句話:「不要讓自己的大腦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。 ”
生活中,總有一些人,遇事沒有自己的主見和判斷力,喜歡人雲亦雲,盲目從眾。
一位老人上車被司機嫌棄,並遭到了言語驅趕:“你下去,你給我下去,你臭死了。 ”
評論區都在罵司機沒有同情心,不配為人,還有各種不堪入耳的話。
然而事發幾天後迎來反轉,原來當時正值學生放學,坐車的學生很多。
這位老人身上很臭,並且每天沒事,會多次乘坐這趟車。
乘車期間會騷擾他人,不斷和其他人搭訕,甚至讓別人跟他回家。
司機為了學生的安全,就叫他下去,後來情緒有些失控,對老人言語偏激了點。
此時大家話鋒一轉都跑去罵老人,得知司機因此事被開除,又紛紛打抱不平。
娛樂至死的時代,很多新聞視頻喜歡掐頭去尾賺取流量,讓很多人無辜被網曝。
社會風氣的凈化需要每個人的努力,首先一件事情被爆出的時候,大家不要盲目跟風。
《烏合之眾》中講到,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,而是盲從、殘忍、偏執和狂熱。
當一個人融入社會之中時,他便失去了自我。 因此遇事要學會理智的思考和看待,不能盲目從眾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