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視劇《天道》,被喻為國產神劇,劇中的一些話題至今熱度不減。傳統觀念的死結就在一“靠”字上,在家靠父母,出門靠朋友......總之靠什麼都行,就是別靠自己,所以就只能在精神上跪著。在披荊斬棘中不斷精進,在解決問題中不斷提升思考力、行動力、情緒力。在《天道》中,格律詩公司因打價格戰,被樂聖公司告上法庭,索賠600萬元。面對這場官司,公司股東的考慮不同,選擇各異,結局也截然不同。葉曉明、馮世傑、劉冰認為,樂聖公司獅子大開口,想把格律詩公司置於死地。
“這場官司打贏打輸都是死,求和興許還有一絲希望。”
求和不成,公司在葉、馮、劉眼中便成了肉中刺,他們斷然提出退股,將風險全部推給歐陽雪。有意思的是,面對同一件事,有人火速逃離,也有人躬身入局。肖亞文在接到歐陽雪請她代理訴訟的請求后,作為丁元英的前助理,她迅速與丁總的思維同頻:這場訴訟絕不是偶然的、被動的,而是經過設計和預期的,是計劃的一部分。她出於道義,免除了20萬元代理費,並主動入股格律詩。
更有意思的是,肖亞文剛剛接手格律詩幾天,就收到伯爵公司650萬的收購意向書。仍留在格律詩打工的劉冰接到意向書,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損失了幾十萬。肖亞文心中充滿疑問,她到咖啡廳思考了整整3個小時,把意向書的來龍去脈想清楚,得出清晰的判斷:伯爵公司此舉只是虛晃一槍,目的不在收購,而在於接近、瞭解,這叫居安思危,釋放善意。肖亞文以出色的思考力,在格律詩事件中果斷入局、化危為機,最終贏得贏得了同行的尊重和丁元英的信任。丹尼爾·卡尼曼在《思考,快與慢》中指出:人類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思考方式。我們最常用的快思考,能夠依賴情感、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。但它常常聽風就是雨,容易上當受騙,引導我們無意識地作出錯誤選擇;相反,有意識的慢思考,通過調動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,不容易出錯,但它很懶惰,經常走捷徑、憑直覺。勤於用腦,遇事“三思而後行”,事後及時總結復盤,就能不斷提升思考力,為高效行動提供原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