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增廣賢文》里記載過一句話,現代的老人也經常掛在放在嘴邊,那就是:“兒孫自有兒孫福。 “意思是兒孫自有子孫的福分,父母不必為其擔心。
提到這句話,很多人只知道上句,卻不知道下句,其實對比上句,下句才是經典,可惜很少有人知道。關於這個典故,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說的:
傳說,明朝宣德年間有個秀才姓羅,他因家境貧寒考場失意,最後只能遠離家人,到其他地方當個教書先生。羅秀才有妻有兒,妻子是大家閨秀,他不在的時候只能妻子來干家務,妻子不擅長干家務,所以只能兒子妻子一起管理家務。在外過了幾年,羅秀終於休假回家過年了。 見到自己7歲的兒子,很滿意,就想考他的對對子,好送他去上學。羅秀才指著天,先出了一個“天”讓他對,兒子平時只懂家務,所以根本對不出,母親在一旁乾著急就指著地,結果不小心指到了地上的雞屎,兒子心領神會,對出了一個“天”對“雞屎”。
羅秀才聽罷,對自己蠢笨的兒子終於死心,他既恨自己與科舉無緣,又對兒子心灰意冷,最後出家當和尚去了。